个体化的社会想象

作者: 杨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乌尔里希·贝克思想中的生活、政治与道德
出版年: 2020-7-1
页数: 241
定价: 128.00元

个体化的社会想象:乌尔里希·贝克思想中的生活、政治与道德.jpg
个体化的社会想象:乌尔里希·贝克思想中的生活、政治与道德

不难发现,贝克对宗教社会学开拓出的理论性方法表明,宗教是全球化的,宗教是矛盾的,宗教能够从启蒙运动中的牺牲者变成风险社会中具有自反性的代理人。这个方法与所有在这个话题上现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相矛盾。在这当中,有些人跟随着古典学的脚步,赞同古典世俗化理论中所坚持的观点:把上帝移交给发霉的博物馆。这样一来,他们坚持忽视已经引起和导致的那些由上帝回馈的明显的现代性危机。而其他一些人则忙于清理那些被打破的世俗化希望的碎片,并进行筛选和诠释,试图将它们再一次黏合起来。但是,这当然又引起了更进一步的问题:如果宗教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世界政治中承担了一个关键的角色,那么留给现代性的是什么呢?如果宗教在它的起源方面具有全球化的影响,那么它又在融合世界社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现代性在世界范围的重新配置又该如何同时辩证地既克服又导致新边界呢?

很明显,宗教是一个“谜”。这是一个用现代化的方式发现的判断,这一方式使得社会学与政治科学把宗教置于边缘化的位置。马克斯·韦伯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地认识到宗教的多元化,但是,在他那“去魅”的准则中,更多的现代性意味着更少的宗教,他把现代社会中的宗教放逐到一个越来越不相关的停滞不前的地方。与此相似的是,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类的鸦片”。即使在宗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的涂尔干也没有研究宗教作为现代性代理人的角色,而是仅仅研究了宗教的次要影响:宗教组成了将社会或者群体成员团结在一起的“黏合剂”。

将宗教视为现代世界的代理人和缔造者的不断抽象的进程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从伊曼努尔·康德到让·雅克·卢梭,还有从密尔到霍耐特的政治理论家,他们都认为由世界宗教所铸造的联盟只能导致专制主义和不宽容。事实上,天主教堂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与反民主的中坚分子紧密相连。它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现代的世俗状况、民主革命、社会主义、人权运动、女权革命和性革命,并且从来不站在获胜的一方。所以,如果数个世纪后,天主教堂已经发展出一个战胜的哲学理论,这很难让人感到吃惊。

如果把宗教视为现代性构建中的一个积极因素,那么,这一新的视角转变应该从两个阶段进行探索。一方面,在19世纪中欧的环境下,宗教的现代性意味着宗教的“民族化”,这与基督教的普世主义是相对的;另一方面,在何种程度上我们能够用宁静代替真相,即宗教作为现代风险社会中现代化的一个代理人。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