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学探索

我的哲学探索

我的哲学探索.jpg
我的哲学探索.jpg

作者: 金观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5-4
页数: 672
定价: 1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真实性哲学(三卷本)

导论

哲学及其现代命运

走出洞穴之后

常识理性是我和刘青峰在《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一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又称为“常识合理精神”,它是指中国文化以常识和人之常情作为合理性的最终根据。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讲的常识理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常识思维不尽相同。差别在哪儿呢?一般意义上的常识思维是具体的,思考不能与具体事例分离;而常识理性则是一种理性的自觉,即在思考任何问题时,意识到有一个高于具体事物的形而上层面(也即“后设层面”),它必定是通过常识和人之常情可以合理理解的。这样,常识理性的形成意味着人之常情和人之“常识合理”从具体常识中抽象出来,成为一种抽象的原则,它是论证道德意识形态的最终理据和理论框架。20世纪最初二十年,新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根本改变了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但并没有改变常识理性的一元论论证模式。一旦新知识成为现代常识,基于新知的理性(公理)和常识理性合一,现代常识理性形成。
真实性哲学的第二卷“方法篇”即《真实与虚拟》出版以后,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认为我根本没有必要再去写第三卷“建构篇”,因为科学乌托邦一旦破除,人文和终极关怀的真实性会自行恢复。今天必须去做的是重新思考系统的哲学,因为真实性哲学的“方法篇”中大量引用了《系统的哲学》的很多结论。《系统的哲学》集结了20世纪80年代我在《走向未来》丛书和《走向未来》杂志中发表的系列研究,力图用科学理性取代现代常识理性 和语言分析,重建现代哲学。该目标达到了吗?应怎样看待当时的思想探索?

今天,人们对于20世纪80年代既有追忆与怀念,也有批判与反思,甚至还有遗忘与虚构。这些态度的背后包含了对80年代思想的不同定位和评价。我认为,《系统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80年代思想的“哲学象征”。它力图引进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改造辩证唯物论。至今我还记得完成《系统的哲学》三部曲以后激动的心情,因为它证明思想从被禁锢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不会带来理性的丧失。一种代表开放心灵的哲学即“辩证理性的重建”是可能的。

我的哲学探索

标签
epub 哲学 社科
联系我们

扫码添加微信::icangshu111,验证书名+格式通过。

*格式:MOBI,EPUB,AZW,PDF,TXT,KINDLE

*书籍仅供试读,非商业用途。如喜欢请购买正版

最新文章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727815689@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