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茨伯格管理系列(全5册)将管理寓于实践,把科学与艺术结合

明茨伯格管理系列(全5册)将管理寓于实践,把科学与艺术结合.jpg
明茨伯格管理系列(全5册)将管理寓于实践,把科学与艺术结合.jpg

内容的生产

对进入管理培训的学员传授些什么知识呢?既然整个班上的学员都是些相对没经验的人,你肯定没法强调什么直觉的微妙之处。你给他们灌输方法和技术,越是量化的越好。毕竟,老师是搞研究的,经验不见得比学生更丰富,最多不过是GMAT得分更高些。教他们统计(为了统计而统计),教他们数学(打着“金融”的旗号),教他们行为心理学(美其名为“市场营销”)。绝不会提到“判断”这个词,更别说什么“直觉”了。以“战略”的名义,教他们像经济学家那样处理大量市场和竞争者的硬数据。最近我跟一个在商学院授课的心理学家做了一次深入交流。我认为,对组织观点毫无兴趣的心理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不应当在商学院占地方。当然,他不赞同我的观点。商学院或许必须有限度(在我看来,商学院早就超越了这个限度)地采纳这些原理,但这并不能说明照搬这些原理是正当的。

我理想中的管理教育应当改变教学的优先顺序。少些分析,少些命令,多来一些有关组织真实运作方式(而不是它们应该如何运作)的软性材料和洞见。顺便说一下,它不一定非得是个MBA项目,甚至也不用是什么高级MBA班(虽说这个想法不错),就是一套为繁忙从业者们开办的短期特别课程就行了。(我对MBA里的“B”,也就是商业知识,一点也不在乎。我们要教的是管理。不管是对医院院长、政府行政管理者还是商业人士来说,管理就是管理,没什么区别。我想,管理学院应当把学位改成“管理硕士”,要是学生们希望强调自己主攻的是“工商”方向,那就让他们自己在前边加上这两个字就行了。

首先,在我理想的管理培训项目中,我会强调技能的训练,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称之为“经验”教育。在这一项上,我大概会投入1/3的教学力量。然而,它也不仅仅包括通常的人际交流技能,同样重要的还有信息收集技能、谈判技能、在不明确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的技能,等等。当然,我指的不只是通过系统化技术培养起来的技能,甚至主要也不是指的这个,而是依赖于直觉等较为软性的思维过程培养的技能。

实际上,我们非常了解该如何培养这种技能,只不过不是在商学院。几年前,我们在麦吉尔大学开始使用一套名为“窥视镜”的模拟训练——该训练由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的创新领导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所开发。这套精心设计的训练,是在一个模拟(但不是计算机模拟)环境下,让管理者分成团队,彼此竞争。看着我们的MBA学员们装成管理者,在大楼里跑来跑去,实在让我感动不已:这可是我第一次在管理学院里看见有人实践管理啊(除非你认为系主任干的活就叫“实践管理”)。最后,我们才教授管理,哪怕一年中只有两天也够了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